完成学术深造后,不少北师港浸大(UIC)学子走上了大学讲台,成为一名教师。初登杏坛有什么心得体会?让我们来听听工商管理学院(FBM)两位校友的故事。
石英男
北师港浸大2015届应用经济学
澳洲国立大学信息系统学硕士、博士
现为澳洲国立大学讲师
AI时代全人教育愈显珍贵
石英男从北师港浸大毕业后,选择赴澳洲国立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在硕博期间,尽管学业任务繁重,石英男依然努力挤出时间,坚持担任助教和研究助理。他利用这些机会不断积累教学与研究经验,为日后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石英男的研究方向起初集中在知识分享与知识管理领域。他所关注的领域与当下火热的AI工具产生了有趣的互动。最近,石英男与另一名北师港浸大校友邓冰洁博士合作了一篇论文,探讨AI工具在知识分享平台上的作用,该论文已发表在国际一流期刊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Management上。
随着研究的深入,石英男开始涉猎更广阔的主题,将管理科学、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结合在一起,这种跨学科的视角给他带来了独特的洞察力。
回忆在北师港浸大的本科时光,石英男有诸多美好的回忆,特别不少老师有着高超的教学水平,他们讲授的精彩课程令石英男印象深刻。“例如,应用经济学副教授吴明录能够将复杂的计量经济学化繁为简,让初学者也能迅速理解和掌握。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是一个非凡的能力。这也是我一直在学习的。”石英男说。
石英男回忆起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王莹曾引用“君子不器”,鼓励同学们秉承全人教育理念,探索人生的多种可能。当他走上讲台后,对全人教育深感认同:“在AI时代,那些只练成单一技能的人极易被替代。而人类独有的灵性和创造力是难以被替代的,这正是全人教育的价值所在。我相信未来我们需要培养的是具备更多可能性和创造力的‘全人’。”
马超
北师港浸大2013届人力资源管理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商业管理硕士、组织行为学硕士、博士
现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讲师
以恩师为榜样
在海外高校任教对于大多数非英语母语的教师来说都是一个挑战。目前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商业与经济学院管理研究院担任讲师的马超认为,主要挑战来自文化和语言习惯上的差异。他致力于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
马超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博士毕业
马超以自己的恩师为榜样,从求学经历中遇到的优秀教师身上借鉴教学经验。在北师港浸大时,老师们知识渊博,讲课生动形象,对学生既严格又充满关爱,给马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让我看到了大学老师的典范。在我目前的工作中,我也会借鉴他们的讲课风格和教学经验。”
作为新一代的年轻教师,马超坦言当今的一些新技术,例如AI的发展,对行业影响显著。“在教学上我也会和学生探讨职业发展,以及如何保持人力资源的核心竞争力等问题,希望能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有所启发。”面对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马超建议学弟学妹们尽早探索、明确目标,并做好职业规划。
马超目前的研究方向是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涵盖资质感知过剩、领导力、职业发展和建言行为等,已发表学术期刊论文14篇,会议报告论文20篇。
来源 | 新闻公关处
文字 | 余美欣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编辑 | 陈晓虹 董培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