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0日-工商管理学部嘉宾讲座系列#4-中国的数字人民币:大湾区的分析和机遇


讲座摘要:

央行数字货币(CBDC) 是一种面向公众的中央银行货币新形式,也是公民、企业和政府机构的支付手段、法定货币、以及价值存储的安全手段。毫无疑问,新冠疫情推动了一场全球金融技术革命。

央行数字货币被称为“支付的未来”,甚至“货币的未来”。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央行数字货币并非加密货币,尽管两者之间存在着某些必然的联系。数字人民币是一种央行数字货币。

中国政府自2014年开展央行数字货币、数字货币电子支付(DCEP)、以及数字人民币的研究工作,并于20204月宣布开始进入测试阶段。

中国人民银行于20221月初推出了适用于安卓和iOS系统的数字人民币钱包APP。据报道,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当天,使用中国央行数字货币进行交易的数量超过了Visa。这是中国内地测试工作取得成功的佐证。

2020年初,国际清算银行(BIS)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全球80%国家的央行已着手开展央行数字货币工作(部分央行的研究仍在初级阶段),而亚洲国家的央行在对此展现了更浓厚的兴趣。在这场CBDC竞赛里,中国在亚洲乃至世界范围的主要经济体当中处于领先地位。

在这次研讨会上,我将分别为大家分析数字人民币会给中国内地、中国澳门、以及中国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区域带来哪些机遇。


嘉宾简介:

柏傲齊博士任全球影响力金融科技论坛(GIFT)普惠金融和CBDCs工作组联席负责人、香港WealthTech公司战略顾问、ETFCoolAlpha Bright资产管理(香港)战略顾问、R3(新加坡)顾问、Cyberport (香港)顾问、香港科技园(HKSTP)导师、F10孵化器及加速器(新加坡)金融科技导师、Tribe(新加坡)区块链导师、Barclays (伦敦和孟买)金融科技导师。

柏傲齊博士是数字欧元协会(DA)和新跃社科大学(SUSS)的研究员,以及香港大学(HKU)国际金融法学会亚洲分会(AIIFL)的荣誉研究员。

他亦任香港金融科技协会、新加坡金融科技协会(SFA)和澳大利亚金融科技协会(FinTech Australia)的成员。

此外,他在多家媒体发表文章,包括《中国日报》(全球版和香港版)和《澳门商业》。

他曾在美国、加拿大、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的多所大学发表有关中国金融体系、央行数字货币和数字人民币的演讲和研讨会,并在最近的以色列/阿联酋金融科技周、沙特阿拉伯金融科技未来活动和大湾区区块链周开展演讲和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