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叶菲 女士(2023)
浏览更多


冯叶菲 女士(2023)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全奖直博


“我很早就决定读研、读博,希望未来能学握更多的研究方法,细化研究方向,产出具有前瞻性的研究论文,在学术领域有所贡献。能获得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全奖直博录取,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对研究的热情和对学术写作的喜爱。为自己制定了目标,并逐步弥补短板,缩短与目标之间的差距。我在大一阶段就开始为日后升学申请做准备,通过选修课和阅读大量书籍文献,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在大二阶段,通过面试加入了多位老师带领的研究小组,积累研究经验,并大量阅读文献期刊,不断挖掘自己的研究兴趣点。”


韩昀瑾 女士 (2013)
浏览更多

韩昀瑾 女士 (2013)

英国华威大学硕士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供职


“在UIC期间,我学到的不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多的是对待学习、工作、生活的积极态度和灵活的思维方式。四年的大学生活让我知道达到目标的方法不只一个,自己要做的是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途径。UIC的教育便是如此,平等、公平、多样性三者共存,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而且提供足够的空间和平台让学生得到个性化的发展。全人教育让学生得到多方面的发展,而且成绩的判定也不只是依靠书面的考试或测验。一个个的presentation, case study, 还有各种实习经验,都让UIC的学生在一点点地成长为能够同时适应学校和社会的人才。


在UIC的四年一点也不比高三轻松,承受的压力也不比高中少,每天从早到晚的学习有时候也会让自己喘不过气,尤其是大一刚开始的几个月。可是在适应这样一种教育环境和模式之后,就深刻体会到我们在UIC学习到的东西远比很多其他国内高校的课程实用得多。去了英国之后,更惊讶地发现自己本科学习的知识竟然有不少内容是和国外硕士研究生开设的课程相重合,由此也可以看出UIC在培养人才方面的决心。


我在MHR的集体中也认识了许多小伙伴,这个集体团结的程度远远超出我的想象,大家互相帮助,一起为了梦想努力奋斗。也正是这样的校园氛围,造就了UIC人诚实、坚韧、团结、互助的品格。”

高铭 女士 (2017)
浏览更多

高铭 女士 (2017)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硕士

全额奖学金攻读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学位


"可以说如果没有在UIC读书,就没有今天的我。UIC倡导博雅教育,全人教育,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是它教会了我一个很重要的人生道理,那就是:不要轻易给自己设限。如果你决定要做一件事,不要先质疑自己能不能做到,而是全力以赴的去实现它。所以我申请博士也是在UIC读书这些年的经历给了我勇气和底气。一方面是它教会我要勇敢追求自己想做的事。另一方面是得益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我们专业不仅学人力资源相关的内容,我们也会学其他商业管理相关的课程,比如会计、财务、市场营销等等。这让我在申请研究生和博士时有更多专业可以选择。欢迎学弟学妹们包括UIC, 报考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崔雨馨 女士 (2017)
浏览更多

崔雨馨 女士 (2017)

伦敦政经大学人力资源与组织硕士


“ 在MHR学习的四年,丰富了我的知识开拓了我的眼界,为我的研究生学习打下了坚定的基础,更令我将成为一名优秀的HR专业人才作为我不懈追求的职业目标。在这里,不仅有扎实的书本知识,更多的是在专业与教学均经验丰富的MHR的老师们身上学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思辨式思维以及无论何时都要探索真知的勇气。也是在这里,我提高了我的英语水平,增强了我对人力资源领域的了解,开拓了我的国际化视野,培养了我的演讲与团队协作能力等,收获颇丰。MHR老师们的助力让我毕业后如愿进入了我的dream school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继续我的学业。我很感恩能在MHR一路成长,也时刻谨记校歌里的铭言:’Bringing culture, innovation, moral values, inspiration, together we will work as one, to serve our country and the world.' "


靳珍珍 女士 (2016)
浏览更多

靳珍珍 女士 (2016)

ESSEC商学院硕士

凯捷咨询(中国)有限公司供职


“UIC的四年英文教育锻炼了我流利的英语交流能力;MHR严谨的课程设计和尽职尽责的老师们让我得以学到完善的商科基础知识与扎实的专业知识;UIC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 丰富的海外交流机更加锻炼了我的批判思考能力和国际视野。大学四年的所学所思所得在我身上留下了深深地烙印,并帮助我迅速适应国外研究生紧凑的课程和跨文化的全英文交流环境。感恩UIC、MHR老师们和曾经一起努力过的小伙伴们!”

胡东雪 女士 (2021)
浏览更多

胡东雪 女士 (2021)

现就读于英国华威商学院


UIC给我带来的竞争力无疑是英语水平。其实学历本身只是作为敲门砖,而UIC已然达到很多大厂的门槛,学长学姐被腾讯,宝洁,阿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录取的例子不在少数。但是当学历可以达到敲门砖之后的能力比拼,靠的就是个人的硬实力了。就个人而言,四年的学习让我的英语水平也在其中不知不觉的提升了不少,良好的英文水平让我直接拿到了外企飞利浦的offer,相比于其他候选人,流利的口语就帮助我快速的脱颖而出。


这边目前华威管理专业已经上了一个学期了,最大的感受就是节奏很快,小组作业很多,听到了身边很多人抱怨和不同国家的同学合作的各式各样的问题,但是这些在我身上并没有发生,可能是四年的小组讨论已经让知道怎样更高效的跟不同人合作。与此同时,uic的老师即使在毕业后也给了我很多鼓励,帮助我度过了刚开始那段有些迷茫的阶段,让我更快地适应英国的学习和生活。

李品重 先生 (2021)
浏览更多

李品重 先生 (2021)

伦敦大学学院攻读硕士


“ 在UIC,东西方思想文化在碰撞交融中产生智慧的火花。地处高速发展的国际化大湾区,在珠海的海边绘制知识的蓝图。这里有自由:选课的自由,学习与实践的自由,发展的自由。拥有国际背景的老师和UIC的丰富资源都为这种发展的自由提供有力支撑。大学四年,我曾获得冯燊均国情国学奖学金和许嘉璐全人教育奖学金。UIC为学生提供东西方文化智慧和发展的自由。”


刘家良 先生 (2020)
浏览更多

刘家良 先生 (2020)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攻读人力资源管理和劳资关系硕士


“毕业前夕分别收到了来自多伦多大学、爱丁堡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伦敦国王学院、哥本哈根商学院、南洋理工大学等13所院校的录取,最终选择多伦多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劳资关系硕士专业就读,在MHR的学习生活中,自主学习和接受失落是我本科阶段最大的收获,相比于等待教授的讲解,主动寻找学术资源,发现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我对本专业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这对我硕士阶段的学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所强调的小组课题、不同教授迥异的教学方法使我在进入社会之前能更好的处理社会关系和克服困难。面对不可抗力和多变的人际关系,学会接受失落和勇于面对全新的挑战是大学四年我最大的收获。”

马采滢 女士 (2021)
浏览更多

马采滢 女士 (2021)

香港中文大学攻读研究生


“UIC的全人教育一直鼓励我们全面发展,除了正常的校内课程,我们有很充分的时间参加课外活动,比如实习,国际义工,海外学习等等。MHR的实习课鼓励我们在校期间走进真实的职场社会,为我们总结表现,分享经验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去年暑假我在科锐国际(一家上市人力资源公司)做了三个月的医药猎头实习生。猎头相当于企业和人选之间沟通的桥梁,不仅要帮助客户企业招到合适的高端人才进行面试,也为这些行业内的人才提供升职加薪的机会。在这段实习里,我能够有机会将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运用在工作里,比如招聘技巧,劳动法,薪酬体系等等。同时,我的沟通能力、分析和匹配能力、谈判力和抗压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升。除此之外,UIC也为我们参加海外活动提供了许多机会,我曾经参加过学校组织的泰国义工之旅,在芭提雅的Father Ray Foundation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志愿服务。由学校老师带队,组成了一个十人团队,为每一个机构的活动进行策划、执行和宣传,整个过程锻炼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力,活动的体验也拓展了我们的视角。UIC是一个提供自由和机会的大平台,我们有充分的空间可以发挥和提升自己的技能,MHR欢迎你的加入!”


高海晴 女士 (2018)
浏览更多

高海晴 女士 (2018)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知识管理硕士


“人力资源管理的老师们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并对知识进行运用。通过四年的学习和训练,辩证思维深深扎根于我的头脑中。我除了学习专业课以外,还能有机会接触到自己感兴趣的选修课,这样不仅拓展了视野,也使我看到了未来更多的可能。


除了对于课本的基础进行学习,丰富的课堂形式,例如案例分析与小组演示也使我从中获得了大量的经验,提高了我的公开演示的技巧,让我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更加从容和自信地表达自我。


此外,UIC的全英教学模式给了我非常多练习口语及写作的宝贵机会。这样一来,不仅为我的语言成绩打下了坚实基础,而且使我在知名外企面试中脱颖而出,获得实习机会。各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老师给予的意见和帮助是我申研道路上难能可贵的财富。”